伤肝伤肾伤膀胱,比香烟毒20倍!它是最强致癌物,很多中国人却还在吃!
最近,澳洲一款止咳药因含有有毒成分被紧急撤回,此事引发了广泛关注。其实,这件事背后所暴露的中药安全问题更为引人深思。人们普遍认为中药天然无副作用,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
澳洲止咳药事件
澳洲对北京堂止咳药进行了召回,因其含有危险成分。这一做法不仅影响了在澳洲使用该药的人群,还将中国药品的安全性推到了国际关注的焦点。例如,一些澳洲的华人群体对国产药的信任感明显下降。这一案例提醒我们,中国生产的药品在出口时必须更加严格地控制药物成分的安全性。
这同样表明,他国对药品监管相当严格,一旦发现质量问题便会立即召回。因此,我国药企若想进军国际市场,务必提升质量要求,并加强自我检查。
TGA的发现
TGA揭露了止咳药中的有害成分,以往人们总觉得中药天然无害。然而,我国众多草药和中成药中潜藏着致癌隐患。比如马兜铃,用了2000多年后才被发现有毒。最近,随着科研的深入,国外对含有马兜铃成分的中草药管控愈发严格。
在比利时,研究人员发现广防己中含有有害成分。而在巴尔干地区,慢性肾病病例增多,这被认为与长期低剂量接触类似的有毒植物有关。因此,许多国家已经禁止或限制了马兜铃属中药材的使用。
国际上对马兜铃酸的管制
1994年,法国因马兜铃酸导致肾病事件,政府开始重视这一问题。到了2000年,英国宣布停止进口和销售含马兜铃酸的药材及制品。2004年,香港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美国也跟进,停止了相关贸易。这些行动充分显示出,马兜铃酸的毒性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
各国相继出台的禁令提醒我们,中药要走向国际市场,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检验。我国若想推动中药出口,就必须对国际上关注的那些有毒成分采取措施,确保中药的安全性得到提升。
马兜铃酸的致癌性
马兜铃酸突变频率极高,甚至超过了吸烟。这种物质对超过两万个基因中与癌变相关的百多个基因产生了显著影响。在百万个DNA中,有150个突变都是由它引起的。在台湾岛上的98个肝癌病例中,有78%的病例表现出由马兜铃酸引发的基因突变特征,而在中国大陆的样本中,这一比例也高达47%。
中国肝癌病例与马兜铃酸关系密切。这警示了长期使用中药的人群,要关注马兜铃酸的潜在风险。无论是患者还是医护人员,都应留意中药材中是否含有马兜铃酸。
中药观念的误区
多数国人认为中药没有副作用,但“是药三分毒”的道理大家还是应该明白。同时,中国民众普遍认为中草药是“纯天然”的。就拿一些民间偏方来说,许多人盲目相信并采纳,却未意识到过量或错误使用可能导致急性肝衰竭等严重肝病,甚至危及生命。
中药成分繁多,国内尚无充足的安全性研究资料,国外亦未对其肝毒性进行深入探究。因此,人们在服用中药时容易陷入盲目,缺少正确指导与理解,从而可能滥用中药,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儿童用药的隐患
许多涉事的中成药都是给儿童使用的,而孩子们的身体比较脆弱,对药物的安全性需求特别高。一旦药物出现问题,对儿童的健康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因为儿童用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选择,如果家长对中药的理解存在偏差,就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
家长觉得中药温和且副作用小,就随便给孩子用药,但他们可能不知道药里可能含有像马兜铃酸这样的有害成分。这种情况使得儿童使用中药的安全问题,成为了中药安全领域必须特别关注的一个方面。
在掌握了许多关于中药安全的知识之后,大家在挑选药品时,是否会对中药持有更加谨慎的态度?期待大家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