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种植烟田
早期引种
1912年,有美国商人以传教为名抵达许昌,他们调研了当地土壤,并将土壤样本送往汉口进行检测。不久后,他们在此地种下了首批烤烟。到了1914年,英美烟公司在许昌建立了公司,并派遣了美国烟叶专家牛森等人来推广烟草种植试验。自此,烟草在许昌逐渐普及。到了1918年,烟叶已经成为全县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市场兴起
20世纪20年代初期,许昌县城在全国范围内享有盛誉,成为知名的烤烟交易集散地。自1920年起,许昌烤烟便被英美烟公司和南洋兄弟烟草公司采购,运往上海和汉口等地,作为卷烟的主要原料,深受国内外众多卷烟制造商的青睐。《许昌市志》中提到,30年代时,许昌的烟叶在上海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视为顶级烟叶。其价格在当时全国主要产烟区中位居首位。上海、青岛、天津等地的知名卷烟厂,均以它作为生产高档和中档卷烟的主要原料。
伟人赞誉
1958年,毛主席莅临河南考察农业。那天8月7日,他踏入了许昌的烟田,眼前是无边无际的烟田景象,不禁赞叹许昌为“烟叶王国”。这番赞誉使得许昌烟叶的名声大噪,同时也激发了许昌烟农更加努力种植烟草。毛主席的话语,犹如一剂定心丸,为许昌的烟草事业指明了明确的发展道路,并赋予了它至高无上的荣耀。
国际认可
1985年,津巴布韦国家烟草协会副主席考克伯恩访问了许昌,他对当地的土壤质量、烟叶油分含量以及精细的管理表示赞赏,并认为这里的烟草品质全球领先。到了1986年10月7日,保加利亚农业大学的一位烟草专家也专程来到许昌县,参观改进后的烤房。这些国际专家的认可,充分展示了许昌烟叶在国际烟草市场上的重要地位。
发展突破
1965年,许昌县被指定为国家高级烟叶原料基地。进入1979年,我国迎来新的发展阶段。许昌县在烟草种植上坚持“保持种植面积,提升品质”的原则。他们推广了G140、NC89等新型品种,实施了区域连片种植,改善了烤房设施,实施了科学管理,从而显著提高了烟叶的品质。1986年6月22日,国家烟草专卖局的领导倪益瑾莅临许昌县的高效烟叶示范园区进行调研。他对该园区的烟叶生产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已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曾经的屈辱
上世纪初,特别是在20到40年代,英美烟公司在许昌建立工厂,大量收购烟草,对烟农进行剥削。他们派遣买办邬挺生到许昌,以“许昌烟草股份有限公司”为名,激烈竞争,导致许昌20多家转运公司和48家烟行倒闭。然而,他们的垄断手段过于残忍,最终外籍人员逃往上海,华人员工也逐步被遣散,许昌烟叶的垄断历史随之终结。
许昌的烟草业现已迎来新的辉煌,大家对许昌烟草的未来有何期待?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别忘了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