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微商“入侵”校园:引诱学生成下线,日赚几百无心学业
政策对电子烟市场违规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但令人遗憾的是,仍有微商不顾禁令,试图将产品引入校园,并招募学生成为代理商,这种现象让人深感忧虑。
校园渗透愈演愈烈
时代周报记者经过调查,发现目前一些电子烟的微商开始向校园扩散。与过去直接向未成年人销售的做法不同,现在他们更加猖獗,诱导学生成为他们的代理和下线。在校园周边,许多学生成为了微商的“帮手”。尽管具体数据尚未统计,但从这一现象来看,它已经成为了行业的乱象。
有学生表示,他们难以抵挡利益的吸引而加入了。比如在某所中学,就有学生因为微商提供的低价进货和丰厚利润,成为了代理商。这种现象对学生的发展和学习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线下门槛形同虚设
一些实体店铺对未成年购买电子烟缺乏有效防范。在个别城市,不少店铺并未严格执行年龄验证制度。因此,未成年人购买电子烟往往十分容易。
该知名电子烟品牌虽然设立了双重年龄验证机制,但效果并不显著。若店员在年龄验证上不够细致,会员系统亦存在缺陷,导致未成年人仍能轻易进入。由此可见,线下监管工作亟需强化。
微商“顶风作案”原因
电子烟微商在风险中行事,主要是因为利益的诱惑。比如某个知名品牌的烟弹,市面上的售价是每盒99元,但代理商进货只需70元每盒。这巨大的利润空间让微商们冒着违规的风险。
电子烟企业在渠道管理上存在短板。自2019年起,线上销售已被明令禁止,但不少微商仍在二手及电商平台公然销售。这反映出行业监管尚有漏洞,存在监管盲区。
不法经营链条构建
学生代理的上层通常是微商,这些微商不核实代理者的身份和年龄,提供低价商品。时代周报记者通过扮演代理与微商接触,确实发现了这种情况。
这些微商通过不同方式增加销售量。他们在短视频平台上吸引顾客购买,评论区满是推销信息。他们形成了一张庞大的网络,持续蔓延,对青少年造成了不良影响。
产品安全令人担忧
微商所售商品多为仿冒品,源自无证无牌的小工厂。这些商品缺乏质量保证,安全隐患严重。已有消费者在使用了微商销售的电子烟后感到身体不适。
铂德品牌的相关人员指出,微商渠道难以确认购买者的真实身份和年龄,产品流入未成年人的风险极高。缺乏安全保障的产品一旦进入青少年手中,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严重后果。
政策新规影响几何
禁售特定口味电子烟的规定被视为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策。该规定对电子烟的流通与零售环节进行了严格管理,从前电子烟可以随意通过物流运输,而现在交易活动将主要回归线下进行。娄辉分析,这项新规可能导致我国电子烟市场的消费者数量减少。
微商受到了严重打击,前景不容乐观。新规定有望降低未成年人接触电子烟的风险。然而,其实际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和评估。
大家对现有政策有所了解,但还需探讨更多具体行动,以确保电子烟不会侵害到未成年人的健康。不妨在评论区提出您的看法,同时,别忘了点赞和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