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刻发起业内第一起诉讼,“通配”电子烟弹动了谁的奶酪?
电子烟行业内,通配烟弹显得格外特别。它徘徊在边缘地带,既可作为经济实惠的替代品,又可能被误认为是假冒产品。这种矛盾特性,促使我们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复杂原因。
通配烟弹现象
非品牌厂商生产的烟弹,却能在特定品牌上使用,这就是所谓的通配烟弹。比如,维刻生产的烟弹,既适用于维刻也适用于悦刻的烟杆。这样的情况并非孤例,迷雾、KAAK等品牌也有类似做法。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换弹式电子烟烟杆和烟弹的盈利模式。烟杆价格大致在百元左右,但烟弹才是厂商获取利润的核心。而低价的通配烟弹,对部分消费者来说,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市场上烟弹的定位各有千秋。维刻推出的烟弹定位为“兼容悦刻”,想借此借助悦刻的知名度与庞大的用户基础。然而,这种策略引发了不少问题,不仅关乎维刻自身的发展,还对整个行业生态产生了影响。
悦刻起诉缘由
悦刻作为电子烟领域的领先品牌,对维刻提起了诉讼。首先,维刻未经授权大量生产通配雾化弹,这一行为让悦刻无法接受。其次,维刻在营销中使用了“悦刻通用烟弹”等误导性说法,借助悦刻的品牌知名度吸引顾客,从中获取不正当利益。再者,维刻和悦刻的标识极为相似,容易让消费者产生混淆,同时,通配烟弹可能导致悦刻的用户流失,部分产品面临被取代的风险。另外,如果通配烟弹侵犯了悦刻的专利等知识产权,就构成了侵权行为。
悦刻此举旨在维护其在市场上的位置。到2020年第一季度,悦刻的市场份额已攀升至63%,处于领先地位。尽管占比不低,悦刻仍面临不少挑战,比如假冒电子烟频现,以及通用烟弹带来的较大困扰。
通配烟弹市场需求
市场上,通配烟弹受到一定程度的欢迎。悦刻品牌因知名度高、用户众多而备受关注,但烟弹价格相对较高。据一位电子烟代理商透露,一盒悦刻烟弹(含3颗)的进货价大约在55至60元之间,而零售价则高达99元。这样的价格让不少消费者开始寻找更经济的替代品。通配烟弹价格相对较低,对那些注重性价比的消费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然而,通配烟弹存在不少隐患。这些烟弹多来自不知名的品牌,生产源头难以追溯。消费者很难对其质量进行监管,而且部分厂商连产品成分都未在包装上明确标示,这给消费者权益带来了潜在威胁。
律师看法
夏海龙律师指出,若通配烟弹未侵犯悦刻的外观设计等知识产权,那它就是一款普通商品。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购买,这样的买卖活动是市场常规操作,不会对他人造成损失,就像打印机与打印纸的关系一样。这一看法表明,对于此事,存在多种判断视角。
明确通配烟弹的法律属性至关重要。若在合法范围内,它可算作正当竞争。但若超出界限,便可能引发侵权等法律纠纷,这直接影响到众多生产通配烟弹企业的前途。
行业竞争格局
维刻推出了“千城万店”计划,这个目标直指悦刻的市场份额。悦刻现在拥有超过1.5万家门店,无疑是行业领头羊。其他品牌若想分得一杯羹,必须想出不同的策略。通配烟弹便是维刻这类品牌用来拓展市场的手段之一。
电子烟行业的竞争态势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悦刻需要采取措施,比如打击通配烟弹,来加强自己的优势。与此同时,维刻这类品牌也在积极寻找突破的机会。
对消费者影响
消费者在使用通配烟弹时,若烟弹质量达标且价格合理,表面上似乎是有利的。然而,实际情况并不总是这样。有些通配烟弹品质无法保证,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威胁。此外,产品身份不明确,也使得消费者在售后服务和维权过程中遇到不少难题。
消费者选购电子烟时,品牌声誉和价格是他们的主要考量。然而,通用烟弹的出现,打破了他们原有的判断体系,让他们在成本与品质风险之间,不得不寻找一个平衡点。
电子烟市场里,关于通配烟弹的合法化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请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