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如何缓解压力?专家:正确认识、化敌为友
科普讲坛开讲
3月14日,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中学举办了科普讲坛和校园科学公开课的第三期。活动吸引了约500名学生,意义重大。学生们借此机会一睹前沿科学的神秘面纱,同时,这也为他们与科研专家面对面交流提供了机会,推动了科学思想在校园内的普及和发展。
科研故事分享
活动邀请了来自激光制造和脑科学领域的两位女专家。她们用充满活力的语言,向同学们讲述了科研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这些故事如同钥匙,点燃了同学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同学们不仅体会到了科研工作的不易与吸引力,也对科学发现的形成过程有了深入了解。
青少年压力现状
现在的中国青少年承受着不少压力。调查表明,学业成绩的压力是他们面临的主要挑战,同时也是导致青少年抑郁的可能原因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青少年长期生活在高压之下。观察周围的同学,常常能看到他们为了追求高分而熬夜苦读,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正确认识压力
刘欣安,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的副研究员,提到压力是人体对不良情况的一种自然反应。身体一旦察觉到威胁,就会激活应激反应,这本质上是一种保护措施。然而,长期承受慢性压力对健康极为不利。以青少年对电子烟的依赖为例,这个问题日益严重。2021年,中学生的电子烟使用率已经达到16.1%,甚至超过了大学生。
应激反应差异
大脑在分工和发育方面存在不平衡,导致青少年在面临压力时表现各异。有些同学压力一来就睡不好,整夜难以入眠;而有些同学则通过暴饮暴食来减轻焦虑。这些不同的应对方式与大脑的发育紧密相连,因为每个青少年的大脑成长速度都不相同,所以他们在面对压力时的反应自然也就各不相同。
缓解压力方法
刘欣安提到了减轻压力的途径。保持规律的生活和均衡的饮食是很有必要的。增强抗压能力同样关键,比如学校的月考能提升学生在考试中的心理承受力。她的团队正在研究如何通过添加特定益生菌来增强大脑的抗压能力。此外,他们还发现压力可能具有遗传倾向,受到压力应激的母鼠所生的小鼠可能会表现出焦虑和活动过多的症状,这些症状在雄性和雌性小鼠身上表现各异。
杨军红同样是演讲者之一,他提到了芯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关键作用。事实上,芯片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都少不了它的身影。但你知道吗,芯片的生产流程极其繁复,一块只有大拇指大小的芯片中,可能藏有数十亿个晶体管。
黄埔科普讲坛与“万象校园”联合推出了这场活动,专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定制了科学公开课。大家觉得这样的科普活动是否能够有效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别忘了给我们这篇文章点个赞,也请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