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调观察|无序发展、乱象丛生!戴上紧箍,电子烟将结束“野蛮生长”
近期,岛城电子烟市场受新政策影响,波动明显。销量大增,抢购和囤积现象频繁发生。尽管如此,监管难题依旧,这让不少市民感到担忧。
新规引发囤货潮
《电子烟管理办法》出台后,岛城众多电子烟店销量猛增。一位店主说,现在来买电子烟的顾客比以前多了不少,很多人一次买好几个盒子,有的品牌产品甚至出现了抢购热潮。大家都开始囤货,特别是那些即将禁售的产品,担心新规实施后买不到。
负责人说,店里还有一些货品,他相信五一前都能卖完。再来,来他店里的顾客大多是年轻人,他从未给未成年人卖过东西。这种情况不只发生在岛城,全国好多地方都有,有的店铺甚至还涨了价。
消费者为何囤货
新规对消费者带来未知的冲击。大家担忧,电子烟的口味和种类可能会大幅减少,价格也可能跟着上涨。正如一些消费者所说,他们已经适应了某些电子烟口味,如果新规禁止销售,他们可能很难找到合适的替代品。再者,现在储备一些产品,将来或许能减少开销。所以,趁着库存还没清空,大家都忙着购买,希望能多储存一些。
线上销售禁而不止
我国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商家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并责令电商平台立即关闭相关店铺及下架产品。但记者在3月22日的调查中却发现,网络交易电子烟的情况依旧严重。在电商平台上搜索“电子烟”无法找到相关商品,然而,若用“雾化”等关键词搜索,却能发现多个涉嫌销售电子烟的QQ群。这些群里不仅存在销售信息,还提供相关交易服务。尽管销售广告中明确标注禁止未成年人使用,但此类非法交易活动仍难以有效制止。
未成年人购买隐患
线下销售有风险,商品可能被未成年人购买。2021年8月,在即墨宝龙广场,有家电子烟店员未查实年龄,就将电子烟卖给了16岁的少年。尽管有禁止规定,但这样的事件还是时有发生。未成年人的身体还在发育,电子烟对他们健康的损害更大,然而他们却可以轻易买到,这确实让人担忧。
“上头电子烟”涉毒风险
除了常见电子烟,所谓的“上头电子烟”常与毒品联系在一起。2021年8月,青岛警方破获了一起涉嫌销售“上头电子烟”的案件。这种电子烟含有合成大麻素等新型精神活性物质,吸食后会引起幻觉和兴奋,严重危害健康,同时也涉嫌违法。它的出现使得电子烟市场的问题变得更加明显和严重。
监管期待成效
《电子烟管理办法》出台后,许多市民都表示支持,大家都很期待对电子烟行业实施更加严格的监管。比如,禁止向未成年人售卖电子烟的规定,这对保护这一群体很有帮助。不过,目前的监管还是有不少问题,网络销售的整治工作面临不少困难,线下违规销售也难以彻底杜绝。尽管相关部门已经多次采取强硬手段进行整治,但要看到明显的效果,还需要持续努力,不断完善监管体系。
如何提高电子烟销售的管理效率,您有何见解?若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启发,不妨点个赞,并向您的朋友们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