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电子烟受追捧:化身“可乐罐”吸引未成年人入圈 | 青权周报
最近调查显示,线上线下电子烟销售领域充斥着不少无品牌、无生产日期、无厂家信息的电子烟,这种情况相当严重。它对健康造成威胁,对青少年影响恶劣,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三无”电子烟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实体店铺还是网络平台,劣质电子烟普遍存在。这些产品外包装缺乏中文说明,缺乏生产厂商和许可证信息。实体店暗中销售,网络平台变换手法销售,社交平台甚至成了其隐蔽销售点。部分“三无”电子烟造型独特,如“萌虎杯”等,价格差异悬殊,反映出市场极度混乱。
市场监管领域,电商平台虽努力遏制电子烟销售,搜索“电子烟”时会出现“绿网计划”提示,然而无品牌、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厂家标识的电子烟却并未完全消失。这说明这类产品隐蔽性极强,全面禁止尚存难度。
与国标政策相悖
我国已颁布相关法规,比如《电子烟管理办法》。依据这些法规,国家标准电子烟只能销售烟草味型。然而,那些无品牌、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的电子烟却提供多种水果口味。这种行为明显违反了国家标准。此外,法律规定不得销售非烟草口味的调味电子烟,但这些“三无”电子烟却公然违反了这一规定。
某些商家为追求利益,不顾法规,对规则毫不在意。他们只图迎合少数消费者的口味,借助独特风味吸引顾客购买其无标识的电子烟产品。
受店主推荐诱惑
有些商家在卖这些无标识的电子烟时,极力向顾客推荐。他们声称这种一次性电子烟可以抽大约6000次,充电后还能继续抽,一盒可以用上一个月,性价比挺高。此外,他们还特别强调了各种水果味道,声称比普通香烟和普通电子烟更易抽。这些说法让不少消费者心动,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更容易被吸引。
这种店家的推销存在误导,行为不端,甚至可能触犯法律。他们一心只想盈利,故意过分强调无品牌、无生产日期、无质量检测的电子烟的好处,却对潜在的危害只字不提,特别是对年轻人的潜在伤害。
学生成消费主力
研究发现,众多年轻消费者,包括不少学生,成了这些无品牌电子烟的主要购买者。不少中小学校附近的店铺也在向学生推销这类电子烟。商家深知,年轻人好奇心强,喜欢尝试新鲜口味,而孩子们的辨识能力相对较弱。
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学习的要紧阶段,碰上电子烟不仅对身体有害,还可能对他们心中的想法产生影响。这可能导致他们养成吸烟的坏习惯,这对家庭和学校教育来说都是一大挑战。
打击难度大
这些无牌无证无监管的电子烟多由小规模工厂生产,资金和技术投入都不足。它们往往隐蔽在不易察觉的地方,让监管部门难以有效管理。尽管相关部门正在积极落实各项法规,但打击这些非法产品就像玩打地鼠游戏,这边刚打击完,那边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在电商平台上,它们通过隐秘的关键词进行搜索,商品的具体信息又不够明确。而在社交平台上,这些信息更是深藏不露。这样的情况给治理工作带来了不少挑战。
危害多方面
朱杰律师指出,所谓的“三无”电子烟容易吸引青少年购买,这不仅仅会危害个人健康,还会波及到教育和社会秩序。青少年一旦误入吸烟歧途,会对他们的身体成长造成影响。在学校中,若众多学生沉迷电子烟,会败坏风气,损害教育氛围。从社会角度考量,这将新增一批有不良习惯的年轻人,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电子烟无生产标准、无质量监管、无健康保障,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然而,这种产品却依然盛行。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一现象?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展开讨论。同时,别忘了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了解这一严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