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免税之王,比肩茅台,价格打五折
近期,中国免税领域出现了一系列事件,尤其是10月2日,煤炭市场火爆导致大规模停电,背后暴露出诸多问题。与此同时,免税行业本身也并未安宁。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那位曾备受投资者青睐,如今却深受疫情影响的中国免税巨头——中国中免。
中国中免曾经的辉煌
中国中免曾是市场争相追捧的明星股票。其经营模式在A股市场堪称一流,与茅台、五粮液齐名。在免税行业,它几乎占据垄断地位。众多国际知名品牌纷纷寻求与其合作,加入其供应链,因其规模和影响力确实十分显著。在其门店,销售的商品种类超过20万种。在免税市场,它的强大地位难以被取代。
根据实际销售数据,2021年的销售收入预计可达660亿,向1000亿的目标迈进的可能性相当大。此外,公司并未满足于当前成就,正积极进行业务拓展。从在建项目的投资额来看,去年三季度为9.21亿,而今年三季度已增至20.8亿,这一增长趋势反映出公司对未来市场持乐观态度。
中国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2019年我在巴厘岛旅行时发现,海滩上有很多是中国游客。我国中产家庭的比例大约是11%,随着共同富裕政策的推进,这一比例有望增加。国际旅游市场拥有巨大的潜力。这种消费潜力对免税市场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因为免税购物是旅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南的免税业务虽然已取得一定成效,2020年的免税销售额同比增长高达103.7%,但与韩国相比,海南的离岛免税渗透率仅有33.43%,与韩国的70%至80%相比,差距十分显著,未来发展的潜力仍然巨大。
市内免税店的优势
市内免税店与机场免税店相比,有着诸多明显优势。首先,购物时间更为充裕。其次,展区面积广阔,顾客可选商品种类丰富。再者,消费者的购买力更强。这些因素对于完善免税市场布局、挖掘市场潜力至关重要。
有税业务成为重要补充
中国中免的有税业务板块发展势头强劲。根据2021年上半年的报告,这部分业务已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30%。这一成绩与其在免税市场的领先地位密切相关。凭借免税业务的显著优势,公司在采购成本上也有所节省,这进而促进了有税业务的快速发展。这种效应犹如相互促进,免税业务的强大推动了有税业务的增长,同时也提升了公司的整体实力。
免税市场竞争状况
免税牌照的增多导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王府井去年获得这一牌照便是明证。然而,中国中免作为免税领域的领军企业,拥有众多其他企业难以比拟的强大优势。例如,其渠道优势是经过长时间经营积累所得,成本优势也十分突出。因此,它对后来者可能引发的降价竞争并不感到忧虑。此外,在当前政策背景下,互联网平台也无法参与到免税行业的竞争中,其行业龙头地位难以被撼动。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疫情对中免造成了不小的困难,海外旅游市场受限,海南游客数量锐减,业绩因此出现下滑。然而,免税牌照范围的拓展并非全是负面影响。它对整个免税行业起到了培育作用,有助于更多消费者了解免税商品,进而扩大市场规模。在此背景下,若中免能发挥自身优势,比如不断增大的店铺规模和稳固的供应商关系,有望在未来实现更佳的发展。
大家对中免集团在面临疫情及市场竞争等多重挑战下的未来走向有何看法?期待您的评论、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