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广元路买过外烟吗?
广元路风光独特,一边是豪华住宅区,居住着不少显赫人士,另一边却显得十分贴近生活。这里蕴藏着无数故事,曾有过热闹的烟摊,虽已消失,但那些回忆依旧留存。如此巨大的变迁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世间万象,这无疑是我们值得深入挖掘的所在。
广元路的区域特征
广元路区域特色鲜明,其中部分区域坐落着高档住宅,居民多为非富即贵。然而,天平路以西的短短一段路却充满了生活气息。这里保留着旧式里弄,北面的里弄保存较为完好,这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实属难得。这些里弄始建于1918至1921年,过去曾被称为台斯德朗路。这个名字的来历与当时中国邮政总办有关。
如今走在街头,回想起往昔,景象变化极大。这里的建筑风格各异,不仅有雅致的台斯德朗公寓,还有宁村、四维村、云棠村等新颖的弄堂。秋天来临,地上铺满了落叶,沙沙作响,弥漫着法国式的浪漫气息。
烟摊回忆
广元路的烟摊,是个典型的地标。那地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天平路附近的弄口仿佛成了微型烟草馆。各式各样的烟草都能买到,不论是香烟、雪茄、烟丝还是烟斗。从需要票证买烟的年代,一直持续到新世纪的到来。
那时,这里的烟摊上外国香烟颇受欢迎。诸如乐富门、好彩、骆驼等品牌,人们对其追捧至极。吸外国烟的人会感到一种说不出的自豪。那些著名的烟摊老板会根据顾客来挑选商品,对熟客他们会拿出上等烟,但对于喝得醉醺醺的顾客则另作处理。
烟摊众人相
烟摊边上聚集了各种各样的人。同事阿汤,他偏爱扩版的三五烟,而且时不时地来这儿买几条。同学大毛喜欢炫耀他的烟品知识,总是挑选那些外国杂志上做过广告的牌子。好朋友小李,他的第一口烟是在广元路的一个小巷子里的厨房里抽的。他们都被这个烟摊所吸引。
这些烟的来源并不正大光明,人们称之为“来路货”,但其实来源不清楚。大家似乎都心照不宣,当时的风气就是如此。有些人为了那点优越感,或者说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对这种现象也是既不反对也不支持。
烟摊的消失
社会发展了,那种走私烟不见了,曾经堆满烟的床和架子也不复存在。我已多年不抽烟,也不清楚烟摊何时消失。据我猜测,义合坊烟摊的“终结之日”可能就在去年的4月1日,那天正是愚人节。
烟摊的离去标志着某个时代的落幕。这里曾繁华一时,但最终归于寂静。这一变化源于时代进步对非法贸易等不良商业活动的遏制,同时也映射出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演变。
新旧交替
广元路正在进行着新旧更替。那边,一半的旧建筑已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大型商场。旧的布局已被打破,新的建筑已崛起。尽管北边还保留着老式的弄堂,但整体的环境和氛围已截然不同。过去摆烟摊的巷口,现在或许已被年轻人遗忘。
这里的故事似乎已鲜有人记起。那些富豪之家可能仍旧享受着他们的富裕生活,而那些住在老弄堂的人们,却需逐渐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逐步习惯新的生活方式。
记忆与遗忘
广元路上,故事多得像天上的星星。那些制售假烟的摊子,官方不会记录,时间一长,或许会被人们淡忘。然而,这些故事却构成了广元路记忆的一部分。它们承载着像我这样有回忆之人的情感。
尽管有可能被淡忘,但那段经历确实曾经存在。这不过是城市变迁中的一次小插曲,反映了人们生活习惯的变迁。你是否也有类似的回忆,那些如今已不复存在的地方?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同时请不要吝啬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