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精神”—电子烟烟油工厂需要调香师,更需要“品油师”!
随着电子烟市场的快速扩张,存在一个常被忽略却又至关重要的议题。多数电子烟油生产企业仅有调香人员,缺乏真正的专业“品油师”,这一情况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烟油测试流程简单
众多烟油制造企业里,新口味烟油的测试过程往往很简单。调香师、部门主管、老板们常常扮演“品油师”的角色。他们只是随意将烟油放入雾化器抽吸几口,便判定其优劣。这种测试缺乏严谨和全面性,未充分考虑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以及烟具与烟油的适配等问题。这种简便的测试可能带来误差,但工厂却据此大力推广新品。若推广后出现问题,公司可能遭受重大损失。
实际情况是,不少小厂急于推出新产品抢占市场,往往忽视了烟油品质的检测步骤,导致产品存在潜在风险。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而且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也是不利的。
烟草品烟师的严谨工作
烟草行业的品烟师职责相当严格。比如,为了研发新配方,烟草公司会进行数千次抽验,尝试上百种烟叶。工厂里会配备十几位专业品烟师。像老高这样的品烟师提到,在开发新产品时,他们需要遍历全国各产区的烟叶,而这并非简单的尝试。他们需要了解烟叶的分级知识,因为不同地区的烟叶各有其独特之处,比如云南烟叶和四川烟叶就有区别。掌握这些特点,才能明白它们在配方和香气中的具体作用。一个配方的研发至少需要三个月,而高端精细的配方可能要半年甚至一年。这是因为配方中涉及二三十个等级,每个等级都有众多品种的烟叶,初次尝试并不保证成功。
在贵州,有一家烟草企业,那里的评烟师们遵循着既定的程序,每日都细致入微地评鉴烟草。根据统计,他们每天要品尝的烟支数量多达数十支,通过这种方式,他们严谨地确保了烟草的品质。
电子烟油需多方面评测
电子烟油的质量评价颇多。我们可以从烟草公司对品烟师的标准中汲取经验,烟油质量可以从七个维度来评估。首先是口感,这是优质烟油的核心。例如,广东地区的一项研究显示,消费者放弃某些电子烟油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口感不合意。烟雾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它既与雾化器的质量有关,也与烟油本身有关。在上海举办的电子烟展览上,那些烟雾量大且细腻的烟油更受欢迎。
电子烟具的功率、温度和雾化效果等,与烟油的搭配同样重要。在成都的电子烟体验店,不少消费者表示,烟油和烟具若不匹配,会降低他们的使用体验。
注重消费者体验
消费者的喜好和习惯各有差异。在考虑烟油优劣时,我们需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以一线城市为例,调查显示,年轻人偏爱果味烟油,而年纪稍长的人则更倾向于传统烟草味。因此,我们要探究消费者对烟油评价的依据。通过分析他们的消费习惯、使用电子烟的方式和偏好,将信息转化为专业知识,以使产品更贴近消费者的需求。
在电子烟生产密集区域的市场调查中,经过根据消费者偏好调整的烟油,其销售量显著增加。这反映出满足消费者需求对于烟油制造环节至关重要。
烟油厂发展的必要转变
电子烟行业已发展到现阶段,烟油制造商若想持续进步和拓宽市场,必须对现状进行变革。不能再只依赖调香师。聘请专门的“品油师”变得极为关键。国外一些大型电子烟公司,已经着手重视这类专业人才的招募与培育。这些品油师日常工作便是品尝烟油,涵盖国内外各种产品,不论价格高低。
有些烟油生产商已开始认识到这一问题,不过由于成本等因素,他们目前还在等待观察。然而,从长远角度考量,这种变化将有利于增强品牌的竞争力。
品油师的角色与职责
在烟油厂,品油师的作用不容小觑。他们负责对烟油进行全面评估。首先,他们需辨别不同烟油的口感差异,并对其品质作出评判。比如,一些品油师能准确判断烟油中香精是否添加过多。此外,他们还需检测烟油在各类烟具上的雾化表现,记录烟雾量等数据,并参考市场上流行烟油的各项数据。
在欧洲,一些领先的电子烟油生产企业里,品油师会对烟油进行成分检测,目的是为了保障烟油的质量与安全。
电子烟油厂是否已至变革之刻?期待大家共同探讨,也欢迎点赞及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