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换“马甲”线下像“零食”电子烟仍隐蔽销售
多个部门已下令停止电子烟的网络销售,按理说网络销售渠道应该已经切断,但现实情况却让人忧虑。这不仅仅是因为监管不够严格,还因为这对公众健康,尤其是青少年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电商平台监管漏洞
线上电商虽声称已撤下电子烟产品,但购买渠道依然存在。例如,京东虽屏蔽了相关词汇,但其他平台稍作调整,如将关键词改为“加热不燃烧”,便又能找到电子烟。这反映出电商平台在监管上存在诸多疏漏,未能完全执行相关政策。这种现象或许源于利益驱动,或许是因为监管技术不够完善。在多个部门呼吁禁止网络销售电子烟的背景下,这种现象不应发生,它削弱了那些积极执行政策的企业和平台的努力。
二手平台的问题
二手市场的问题更为严重。以闲鱼为例,即便输入电子烟品牌名称,也能找到相关商品。本应是二手商品交易的平台,却变成了电子烟销售的隐蔽场所。这不仅违反了监管规定,也给二手市场的管理带来了挑战。这些平台通常不对内容进行严格审查,也没有像主流电商平台那样及时下架相关产品。这种管理上的不足,或许是因为平台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也可能是因为平台对电子烟销售监管不够重视。
线下销售情况
线下环境管控较为困难。在便利店、小超市以及学校周边,一次性电子烟随处可见。无论何时前往这些地方,都能轻易发现这类产品。这对青少年影响深远,他们容易接触到这些看似零食或文具的电子烟。商家故意将电子烟包装得隐蔽,显然是为了规避监管。这暴露出线下销售渠道管理不规范,把关不严。
戒烟噱头的虚假
电子烟店铺挂出“戒烟”的牌子,实则不然。有的店员说吸电子烟只是抽的次数变了,但吸烟者上瘾的状况并未变。那些有过戒烟经历的市民也觉得这种戒烟说法不合理。这种利用戒烟做宣传的手法欺骗了顾客,还错误地影响了大家对电子烟的看法。
目标客户群的偏移
电子烟的潜在消费者群体面临重大挑战。许多未成年人因好奇和电子烟的隐蔽外观而轻易尝试。一些吸食过的未成年人称,他们只是觉得这很有趣,且无需担心家长的察觉。尽管电子烟的初衷并非针对未成年人,但在销售和推广过程中,却偏离了正确轨道,对社会未来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严重威胁。
包装隐藏的隐患
电子烟的包装上没有标注“烟”字,存在严重的安全风险。这类包装设计精美、色彩鲜艳,易让人误以为是零食或文具。因此,青少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很容易接触到电子烟。想象一下,在学校附近的小店,这种电子烟的包装很可能迅速吸引年轻人的注意。这种行为通过包装误导消费者,试图规避监管,是一种恶劣的做法。
电子烟市场问题重重,监管力度亟需提升。我们该如何确保电子烟不会出现在不应销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