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还卖电子烟?9家平台被约谈
电子烟监管成为当下热门且关键议题,尤其在北京市,相关监管措施接连出台。这不仅关乎实体店铺的监管,而且对于网络平台电子烟的销售、广告等领域的监管也在持续强化。
线下实体店监管情况
北京各大线下店铺中,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的标识已随处可见。以朝阳区为例,自11月起便对区域内所有销售电子烟的店铺进行了相关告知。此举实属必要,因之前电子烟在实体店销售时并未有如此明确的标识。这种监管措施有助于在源头限制电子烟流入未成年人手中。若此类监管得以持续实施,未来未成年人接触电子烟的机会有望减少。
线下实体店作为电子烟销售的主要渠道,犹如一扇敞开的门。过去,由于监管不严,未成年人可能轻易就能在这些店铺购得电子烟。如今,随着监管的加强,一旦执行得当,这扇门将不会再向未成年人敞开。
网络平台监管情况
网络平台方面,一接到《通告》便有电商平台开始下架电子烟产品,但仍有部分平台仍在销售。例如,京东先屏蔽相关内容,随后才进行下架处理。而在社交平台上,一些个人账户在推销电子烟,这些行为被视作广告,需要被清理。快手已屏蔽掉电子烟相关关键词的搜索,接下来将重点整治直播带货环节。
以搜索引擎为例,我们不仅要清除电子烟相关关键词的搜索结果,更要删除自然搜索结果中指向电子烟销售网站的链接。这些举措旨在从各个层面阻断电子烟通过网络流向消费者,尤其是未成年人的途径。
监管重点针对未成年人
我国目前对电子烟的监管重点,是保护未成年人,这一点非常合理。调查显示,众多青少年是通过网络了解、购买并接触电子烟的。执法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电子烟企业在网络营销中,将年轻人,尤其是青少年作为主要目标,采用各种虚假宣传手段误导消费者。
烟草专卖局明确指出,相关企业必须严格执行《通告》的规定,包括撤下网络上的产品,并关闭销售网站及客户端。青少年由于判断力不足,极易受到误导,实施这样的监管措施有助于防止他们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
电子烟企业营销误导
电子烟企业的宣传问题不能轻视。众多企业将年轻人定位为互联网营销的主要目标,宣扬“助戒烟”“健康无害”等与事实不符的宣传点。这种宣传误导了很多人,使他们误以为电子烟是安全的。举例来说,不少年轻人受这些宣传影响,对电子烟放松了警惕。
实际上,电子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安全健康。电子烟企业采取这种做法,一方面是为了追求利益,另一方面也是在尝试规避监管的界限。这种误导性的宣传给监管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因为不少消费者在受到误导后,可能会误以为电子烟无需受到监管。
平台企业相关措施
众多平台企业正积极行动,响应监管要求。以京东为例,尽管起初并未立即撤下相关产品,但已明确表态,将全力配合,尽快完成清理工作。众多被监管部门约谈的电商平台、搜索引擎、社交平台等,也都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比如,北京就约谈了9家互联网平台企业,其中部分企业虽承认目前仍可搜索到相关产品,但承诺将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各平台企业都有各自的商业考虑,但在监管要求面前,它们能在一定程度上作出正确判断。它们愿意承担社会责任,但在执行层面,还需加大协作力度。
监管还需持续深入
尽管各领域监管措施正逐步实施,但若要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危害,监管工作仍需持续加强。比如,部分平台在电子烟清理方面存在拖延,确保后续执行不力是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在营销宣传领域,我们不仅要清除现有的宣传资料,还需思考如何设定电子烟企业未来宣传的边界。对此,我想请教大家,你们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加强电子烟的监管?欢迎点赞、转发,并留下您的宝贵意见。